撰稿:蘇章瑋
 
引言:《八面玲瓏》是荷蘭版畫家艾薛爾在1922年初所作的一幅木刻版畫,作品中總共有八顆不同類型的人頭像。每個頭像使用單一顏色―黑色印刷。影片中的封面圖是以其中一個女人頭像的圖案作為焦點,如下圖一所示:
圖一 圖二
圖二則是只使用一次板模印刷所印製成的《八面玲瓏》。將這塊板模以平移方式重複印刷9次,即完成我們的《八面玲瓏》。這是艾薛爾相當早期的一幅平面鑲嵌作品,他在設計上非常公平地讓男女所占比例各半,而且讓頭朝上與頭朝下的男性、女性數量也都各半。另外,當我們把目光聚焦於八顆風格各異的頭像時,也會憑藉使用了圖地反轉的概念:即其他頭像的一部份可以看做另一個頭像的配件,使畫面展現萬種風情。現在讓我們透過影片先來欣賞《八面玲瓏》的表演吧!
閱讀全文:八面玲瓏
撰稿:蘇章瑋
 
引言:《方極限》(Square Limit)是荷蘭版畫家艾薛爾在1964年4月所作的一幅木製版畫,作品每隻魚的身體使用單一顏色―白色(底色)、紅色及灰綠色著色。影片中的封面圖是艾薛爾在1964年2月所創作的作品《E119 魚》,如下圖一所示:
圖一 圖二
圖二為艾薛爾筆記中的一幅使用不等大小等腰直角三角形密鋪為一正方形的設計圖,將這幅設計圖與《E119 魚》結合後,就完成《方極限》。相較於另一幅作品《越來越小》,它們的差異就是在最外圈的『極限』表現方式。現在讓我們來看看這幅向外越來越小的《方極限》吧!
閱讀全文:方極限
撰稿:蘇章瑋
 
引言:《方極限蜥蜴》是我們將艾薛爾的無窮蜥蜴系列,仿製他在1964年4月所作的一幅木製版畫《方極限》(Square Limit)所排列而出的作品,作品每隻蜥蜴的身體使用單一顏色―白色、橘色及黑色著色。影片中的封面圖是艾薛爾在1963年4月所創作的一幅作品《E118 蜥蜴》,如下圖一所示:
 
圖一 圖二 圖三
 
《E118 蜥蜴》為艾薛爾將《E035 蜥蜴》等數幅蜥蜴鑲嵌圖多次改版後完成的作品,圖二則為艾薛爾筆記中的一幅設計圖,其中使用了許多不等大小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密鋪成一正方形。將這幅設計圖與《E118 蜥蜴》中取出的三色蜥蜴結合後,就完成了圖三的《方極限蜥蜴》。讓我們一同踏入這無窮而有極限的世界吧!
閱讀全文:方極限蜥蜴
撰稿:蘇章瑋
 
引言:《生命之路Ⅰ》(Life of Path I)是荷蘭版畫家艾薛爾在1958年3月所作的一幅木刻版畫,作品每隻魚的身體使用黑色與白色(底色)為主,輔以紅色的線條。影片中的封面圖是艾薛爾在同年同月所創作的另一幅作品《E102 魟魚》,如下圖一所示:

圖一 圖二
圖二則為明尼蘇達州德盧斯大學數學與統計系的Joshua Jacobs所發表的《Factor Group Transformations on Escher Patterns》中,將《E102 魟魚》的原圖以電腦程式變形後所仿製的《生命之路 I》,並在文中詳細列出他所使用的變換方式。而我們團隊則是以Flash軟體,將《E102 魟魚》的數學骨架變形之後,重新密鋪整個平面。值得注意的地方是,在變形之後原圖的鉛直方向變成由中央往四周散開,使得原圖朝右上游動的黑魚變形之後朝著中央沿著螺線游入變小,而白魚卻恰相反地沿著螺線向外游出變大,艾薛爾這些由外而內的無窮大到無窮小圖形,再變換為另一幅由內而外的無窮小到無窮大之圖形,象徵著生命循環的過程,故名之《生命之路》。現在,讓我們一起來欣賞這段絢爛精彩的生命之路吧!
閱讀全文:生命之路Ⅰ
撰稿:蘇章瑋
 
引言:《生命之路Ⅱ》(Life of Path II)是荷蘭版畫家艾薛爾在1958年3月所作的一幅木刻版畫,作品每隻魚的身體使用灰綠色與白色(底色)為主,輔以黑色的線條。影片中的封面圖是艾薛爾在同年同月所創作的另一幅作品《E102 魟魚》,如下圖一所示:
圖一 圖二
圖二則為明尼蘇達州德盧斯大學數學與統計系的Joshua Jacobs所發表的《Factor Group Transformations on Escher Patterns》中,將《E102 魟魚》的原圖以電腦程式變形後所仿製的《生命之路Ⅱ》,並在文中詳細列出他所使用的變換方式。而我們團隊則是以Flash軟體,將《E102 魟魚》的數學骨架變形之後,重新密鋪整個平面。值得注意的地方是,在變形之後原圖的鉛直方向變成由中央往四周散開,使得原圖朝右上游動的灰綠魚變形之後朝著中央沿著螺線游入變小,而白魚卻恰相反地沿著螺線向外游出變大,艾薛爾這些由外而內的無窮大到無窮小圖形,再變換為另一幅由內而外的無窮小到無窮大之圖形,象徵著生命循環的過程,故名之《生命之路》。現在,讓我們一起來欣賞這段表達輪迴與連綿不絕的生命之路吧!
閱讀全文:生命之路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