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細內容
-
分類:展覽介紹
-
發佈於:27 十二月 2013
-
點擊數:2008
作者:中時集團 時藝多媒體
展覽資訊
● 展名:錯覺藝術大師-艾雪的魔幻世界畫展
● 展期:2014年2月27日至2014年6月2日
● 地點:國立故宮博物院 圖書文獻大樓一樓
展覽介紹
本展將展出以色列博物館(The Israel Museum, Jerusalem)所珍藏的151件艾雪作品,包括版畫、素描與創作手稿、版畫板材、出版品、相片與藝術家雕刻之木造雕塑鑄造而成的立體球型等經典作品,是國內首次完整呈現藝術大師-艾雪的創作生涯。透過全方位且豐富的展品,將給予大眾深入接觸藝術家靈感之源的機會,體會艾雪的藝術精神,咀嚼其蘊含深意的迷人作品。
荷蘭平面藝術大師艾雪(Maurits Cornelis Escher,1898-1972)的藝術作品被視為二十世紀藝壇上的奇葩。艾雪畢生有488件版畫作品,有一部分是其在義大利、瑞士和西班牙的旅途中所創作的南歐風景作品,而其更為人所樂道的創作是其運用數學、特殊錯覺、不可能建築體和重複人物,所打造出兼具遊戲形式和科學感的作品,這些作品衝擊著觀者的視覺感官,並挑戰著世人固有的邏輯思維。從藝術愛好者到數學家,截然不同背景的觀眾皆能深深著迷於艾雪的作品,在看似相近的圖像中,細細品味大異其趣的謎語,挑戰觀者的洞察力與解析力,並精確且豐富地反映出艾雪的世界觀。觀眾將在展覽中,透過艾雪不可思議的魔幻視覺藝術,體驗一場跨領域的視覺饗宴!
藝術家 艾雪的魔幻世界Maurits Cornelis Escher邏輯思維的狂想
荷蘭平面藝術大師艾雪(Maurits Cornelis Escher,1898-1972)的平面藝術作品被視為二十世紀藝壇上的一株奇異花朵。宇宙、白日夢、無限、幾何、規律、魔術師、感知、鏡子、遊戲等都是艾雪的代名詞。艾雪編織我們的想像世界,帶領觀者穿梭於真實與虛擬的空間之中。他的版畫和素描作品不僅深受藝術家所喜愛,吸引全世界科學家的關注,更成為樂高玩具、科幻小說、好萊塢電影(如哈利波特、全面啟動等)場景等的靈感來源。
閱讀全文:展覽介紹
- 詳細內容
-
分類:畫展 序
-
發佈於:03 三月 2014
-
點擊數:1118
作者: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 馮明珠
2011年為了慶賀中華民國建國百年,本院特別舉辦了「山水合璧─黃公望與富春山居圖特展」,轟動海峽兩岸,三個月參觀人潮達八十多萬。翌年,英國<藝術報>( The Art Newspaper )報導:2011年全球最受歡迎的展覽是巴西里約的「艾雪的魔幻世界」,每日平均參觀人數9677人,本院的「山水合璧─黃公望與富春山居圖特展」單日平均參觀人數8828人,排名第三。這消息引起本院的注意,既是如此受歡迎的展覽,何不引進臺灣,分享國人,這是「錯覺藝術大師─艾雪的魔幻世界畫展」的由來。感謝旺旺中時媒體集團時藝多媒體策劃團隊,經過兩年多的努力,終於向耶路撒冷以色列博物館( The Israel Museum, Jerusalem )商借得該館重要典藏之一,荷蘭藝術家摩利茲‧柯尼利斯‧艾雪( Maurits Cornelis Escher 1898-1972 )的152件精彩作品,策劃出一個挑戰觀眾視覺且令人印象深刻的展覽,在本院借展廳中與觀眾見面,共同為開拓國內觀眾是解與教育推廣而努力。
摩利茲‧柯尼利斯‧艾雪被譽為二十世紀平面藝術大師,也是藝壇奇葩。宇宙、白日夢、無限、幾何、規律、感知、鏡子、遊戲或魔術師等都是艾雪的代名詞。一如上列代名詞所呈現的意境,艾雪的版畫與素描似真如幻,引領著觀眾穿梭於真實與虛幻空間中,挑戰著觀眾的視覺,迷倒了多少藝術愛好者,也吸引著科學、數學與心理學者的關注,企圖解讀艾雪作品中的錯覺謎題。2013年,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許志農教授及其團隊,以<遊戲中的數學,數學中的遊戲>得國科會科學教育發展處的補助,剖開了艾雪作品中謎蹤式的構圖,將藝術作品中蘊藏的幾何規律解構出來,製作成數位多媒體影片,其中《日與夜》( Day and Night, 1938 )、《循環》( Cycle, 1938 ) 、《天與水一》( Sky and Water I, 1938 ) 與《蜥蜴》( Reptiles, 1943 )等四件作品正好來臺展出,配合原作策展團隊商借得許教授製作的精彩數位影片,為觀眾揭開艾雪構圖中的巧思,也開啟本院首度與數學研究團隊合作的案例。
有人主張,艾雪的作品是數理邏輯與平面藝術的無限結合,是心理遊戲與空間透視的趣味解謎;對外界的解讀,艾雪也曾迷惑地說:「對我來說,這些作品到底是數學?還是藝術?仍然是個疑問。」為了呈現這位平面視覺藝術大師創作生涯中的多樣性與轉折,展覽分六大單元進行:首先以數理邏輯的藝術拉開序幕,讓觀眾細細品味藝術與數理邏輯間的關係;接著看艾雪如何以高超的版畫技巧,從具體到抽象描繪自己以及他所熟悉的人物世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艾雪以版畫聞名於世,他的版畫技巧可以「隨心所欲,游刃有餘」來形容,第三單元通過艾雪作品中的細膩繁密構圖,欣賞他如何運用版畫技巧創作;艾雪生長在科學快速發展的時代,從粒子物理學、分子生物學到宇宙結構都有了新的認識,艾雪對宇宙科學的新知,都反映在他解讀聖經故事的作品中;第五單元選展艾雪在南歐行旅途中對自然與城鎮風光寫景創作;1937年艾雪嘗試透視空間轉變時空,出現了一系列變形與錯亂視覺的構圖,這些企圖呈現心理幻覺式的作品,為他贏的錯覺藝術大師的美譽。
艾雪生活在二十世紀藝術繁盛時期,但他不屬於任何畫派,他就是艾雪。艾雪不僅在藝術界享有盛名,影響及於當代數學、科學、心理學界,以及科幻小說、文創設計與蒙太奇藝術,他留下充滿巧思的作品,至今仍令各界神往。如此有深度且特殊的展覽能夠在國立故宮博物院展出,首先要感謝時藝多媒體傳播有限公司,感謝他們的投資與策劃,讓臺灣觀眾有機會仔細欣賞艾學的迷人作品;感謝耶路撒冷以色列博物館願意將重要典藏護送來台展出,並推薦策展人Ronit Sorek與Yivsam Azgad兩位研究員為圖錄撰寫介紹專文;感謝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附屬高級中學數學科彭良禎老師給予諮詢協助,並引薦數學領域研究專家;感謝許志農教授及其團隊提供數位影片,為展覽增添視覺效果;最後期盼「錯覺藝術大師─艾雪的魔幻世界畫展」能獲得臺灣觀眾喜愛,創造出勝過巴西觀眾的熱情。是為序。
- 詳細內容
-
分類:藝術中的數學,數學中的藝術
-
發佈於:13 二月 2014
-
點擊數:2009
作者:中時集團 時藝多媒體
艾雪曾說過:「對我來說,這些作品到底是數學?還是藝術?仍然是個疑問。」
艾雪旅居南歐時期曾兩次造訪西班牙阿罕布拉宮(Recuerdos de la Alhambra),被摩爾人(Moors)設計的鑲嵌圖案與其規律性深深吸引,阿罕布拉宮牆上及地上有著許多平面的嵌瓷,一片片相似的圖案毫無縫隙的相互連接著,與艾雪追求的秩序與簡單不謀而合,1936年他與妻子於阿罕布拉宮日夜臨摹鑲嵌圖案,並將這些圖版帶回家鑽研。摩爾人的鑲嵌藝術運用到數學「密鋪平面」的原理,此後艾雪的畫作中也運用到此原理。
作品〈白天與黑夜〉、〈循環〉、〈天與水一〉、〈蜥蜴〉利用了密鋪平面的原理,將平行四邊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正六邊形鑲嵌鋪滿整個平面,同時也運用到了面積互補的原理讓圖案可毫無縫隙的鑲嵌在一起,達成畫面可無限延伸之效果。
感謝國立師範大學數學系許志農教授及其團隊的研究,讓艾雪畫作背後的秘密得以被瞭解。
1.天與水 Ⅰ 1938(E022)
2.日與夜 1938(E018)
3.爬蟲 1943(E025)
4.循環 1938(E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