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了解它之前,它是魔術;了解它之後,它就是數學了

作者: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數學系教授 許志農

納許(John Nash)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數學家,他在就讀普林斯頓研究所時,發明了「納許棋」,曾流行了一段時間,正值人生璀璨的三十歲之時,納許陷入失心與幻想,在1960至1990這漫長的三十年間,納許鬼魅似的出現在普林斯頓校園,又於1990年傳奇的甦醒,並旋於1994年獲頒諾貝爾經濟學獎。國內影音出租店就可以租到的片子《美麗境界》就是在描述納許傳奇性的一生,有一幕是納許拿著紅色簽字筆在透明玻璃上畫正六邊形的情景,應該是在敘說他發明過「納許棋」這道遊戲吧!

1942年,丹麥哥本哈根大學數學系教授海恩(Piet Hein)在上課的講義裡介紹過納許棋,而當地報紙也在同年的12月26日刊載了這道遊戲的玩法,而且這道遊戲在丹麥很受歡迎。至於納許重新發明這道遊戲的時間點則在1949年就讀普林斯頓高等數學研究所的時候。馬丁‧加德納是美國有名的業餘數學大師,從1956到1986這三十年間,在《科學人》雜誌上開設一個數學遊戲專欄,在1957年的專欄中提到「海恩是納許棋的第一位發明者,不過納許的重新發現及對納許棋的理論有相當重要的貢獻。」將納許棋與五子棋、象棋、圍棋及西洋棋相比,他們的共同點都是兩個人玩的遊戲,而不同的地方在棋盤的形狀,納許棋盤是由正六邊形的格子所構成。我認識納許是從他的納許棋盤開始的,棋盤的樣子如下(這是6階的棋盤,共由 塊正六邊形土地密鋪而成):

(閱讀全文,請下載附加檔案)

附加檔案:
FileFile size
Download this file (scientist_nishici.pdf)scientist_nishici.pdf233 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