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數學系教授 許志農
 
布袋和尚的〈播秧詩〉:
手把青秧插滿田,
低頭便見水中天,
心地清淨方為道,
退步原來是向前。
 
 
唐朝布袋和尚觀察農夫播秧的情景,寫出這首有名的〈播秧詩〉,其中的「退步原來是向前」是最常被引用的句子,而「低頭便見水中天」說的卻是數學(物理)裡的鏡射原理。
 
不只是農夫播秧含有退步原來是向前的概念,法官讓殺人犯俯首認罪的方法也經常用到退步原來是向前的概念。想想看,法官如果一直說「你就是殺人犯」,嫌疑犯一定回應「大人啊!冤枉,我沒有殺人」,這樣下去不可能定罪。一般法官會先退一步說:「如果你不是殺人犯,那麼那天晚上你在哪裡呢?」嫌疑犯總是會說謊,然後謊越扯越大,最後就出現矛盾。暫時承認嫌疑犯沒殺人雖是退步的假設,但是矛盾的出現卻是讓案情向前的動力。
 
在數學的學習上,也有退步原來是向前的概念,例如:在「不是有理數」的證明中,老師的第一行論證就是
假設是有理數,即  
 
這看起來跟法官假設嫌疑犯沒有殺人有異曲同功之妙。事實上,反證法就是「退步原來是向前」的概念運用。
 
心理學有個非常有名的「延後享樂」實驗:先讓小朋友選擇最喜歡和次喜歡的食物,然後告訴他們,不想等大人回來的小朋友會拿到次喜歡的食物;可以等,但不知會等到何時的小朋友,會拿到最喜歡的食物。追蹤十多年後發現,等待越久的小朋友,長大後表達力及邏輯能力等都愈好。凡事不一定要進攻,前進,有時等待,防守,退一步想,可能是比較好的學習。
 
習題:
1.想想看,日常生活中還有哪些事物的運作模式可以用「退步原來是向前」來描述。
2.很多學生到了高中職連四則運算都不太會,他們的老師會暫時擱下高中職的數學課程,而是先讓學生學會國小,國中的四則運算。這樣的作法是否可稱為「退步原來是向前。」
3.懷特海是英國數理邏輯學家,曾執教於劍橋大學與牛津大學。下面是他給他的學生出的一道題目:
甲﹑乙﹑丙三人各有硬幣若干枚。甲將自己的部份硬幣分給乙﹑丙,使他們的硬幣各增長了一倍;之後,乙將自己的部份硬幣分給甲﹑丙,使他們的硬幣各增長了一倍;最後,丙將自己的部份硬幣分給甲﹑乙,使他們的硬幣各增長了一倍。經過這樣三次的重新分配之後,三人的硬幣都是8枚。請問甲﹑乙﹑丙三人原有硬幣幾枚。
4.選出你認為是「退步原來是向前」的工作:
   □ 打球時,先將球拍往後引,然後再向前擊球。
   □ 拖地板。
   □ 拔河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