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數學系教授 許志農
 
一隻老虎的臉孔,一隻螃蟹的體態,一片葉子的形狀,人類的身體,一個完整的圓以及蜂窩結構等等,乍看之下給人的感覺是完全均衡的,這多半要歸因於他們的對稱。對稱是一種數學均衡的行為,也是讓宇宙和諧的重要支柱,一般所談的對稱有三種:圓周對稱於圓心是「點對稱」,人類身體的左右對稱稱為「線對稱」,例如,達文西的《維特魯威人》這幅素描就是線對稱,而人照鏡子時,與鏡中人的對稱稱為「面對稱」。又球對稱於球心也是點對稱,圓周對稱於直徑是線對稱,球對稱於通過球心的平面為面對稱。
▲動物的線對稱體態
有過請教練教球的經驗嗎?如果有,那將很容易理解點對稱的好處。
▲海綿寶寶與派大星教練的點對稱練球
當你站在教練的對面,教練命令你拿著拍子跟他一起揮拍時,會發現教練跟你的揮拍動作剛好對稱於你與教練連線的中點,而且這是一種點對稱。與教練同步揮拍,看似模仿與跟隨,或者說拿香跟著拜,但更貼切的說,它是在做對稱這種均衡的運動。他有兩個好處,其一,練好基本動作,其二,在比賽時,只需與對手作完全對稱的動作,就可以把球打回去。所以模仿﹑跟隨或者說拿香跟著拜一定就不好嗎?不要受到文字的影響,事實上,他們就是對稱的意思。
其實,對稱這道「數」光一直普照著我們的日常生活,但是我們始終對他的理解不夠深入,甚至沒有注意到它的存在。我們希望透過一道遊戲讓讀者更深入的瞭解對稱。
 

甲﹑乙兩兄弟以蓋房子的圍牆來分祖先所留下來的九間房子,這九間房子的分佈如下圖所示,每間房子有四面圍牆,而相鄰的房子可以共用一面圍牆,所以只需蓋24面圍牆(圖中的24條虛線),九間房子的圍牆就可完成:
甲﹑乙蓋圍牆的規則是這樣的:
(1) 甲﹑乙輪流,每人每次只能蓋一面圍牆,蓋過的圍牆不能重複蓋。
(2) 房子屬於蓋第四面圍牆者。
(3) 佔有最多房子者勝。
問:先蓋圍牆者或後蓋圍牆者會贏,又其策略為何?

 
這道遊戲與坊間書籍所談的「佔房子遊戲」很像,但有很大的差別。一般書籍的遊戲規則是「當佔了一間房子時,還可以再圍一道牆壁」,而這裡是不行的,兩人輪流,每次只能圍一道牆壁。這個差別對遊戲的影響很大,一般書籍所談的「佔房子遊戲」,並沒有很好的數學方法或策略來告訴玩者「誰會贏,用什麼玩法。」
現在就讓我們對這道遊戲作剖析,進而尋找解決這問題的最後一塊拼圖。這是一則很奇怪的遊戲,原因是後玩者有必勝的策略。這策略跟數學裡的對稱性相關:就以下圖作解說,將土地的中心點以白色圓圈表示,除中心點所在的房子之外,旁邊一共圍繞著8個房子。每當先玩者蓋第一道圍牆時,後玩者就跟隨在此圍牆對稱於中心點的位置蓋下對應的圍牆(如下圖所示),接著先玩者蓋下另一道圍牆後,後玩者還是模仿對稱於中心點的位置蓋下對應的圍牆,按照這樣的規律,輪流把所有的圍牆蓋完。
 
 
(1) 因為對稱的關係,先玩者與後玩者在中心點外圍的8個房子中,會各佔一半,即各佔4個房子。
(2) 中心點所在的房子會被後玩者佔去(因為對稱關係,後玩者會蓋那房子的最後一道圍牆)。
 
由此知道:後玩者一定可以擁有5個房子,所以必勝。
利用點對稱的概念,後玩者可以輕易的在這道遊戲打敗對手,雖然後玩者只是跟隨先玩者的腳步,在對稱的位置築圍牆,但是先玩者卻毫無招架的餘地。可見,克敵致勝不一定要利器,使用正確的數學概念才是重點。這道遊戲是從坊間的佔房子遊戲改編而來。起先覺得好玩,在師大數學系的「數學解題」這門課上使用,其間,只知後玩者佔有優勢,不知道原委。後來有一次到建國中學演講時,一位學生提出對稱的觀念,才找到這道遊戲的最後一塊拼圖。
關於這道遊戲有幾件值得說明的點,列舉如下:
(1) 當土地上有25間,49間,…等奇數間房子時,後玩者採取對稱的方法就可以贏得比賽。
(2) 若土地上並不是9間房間,而是4間,16間,36間,…等偶數間房子,則對稱的使用僅能與先玩者打成平手,無法略勝一籌。這種情形,後玩者有其它策略可用嗎?
(3) 如果將贏的規定改為「佔較少房子者贏」,那麼誰有贏的策略呢?
二00七年六月四日受邀到竹東教網中心給一場〈如何指導學生製作數學科展〉的演講,當我介紹完這道蓋房子遊戲之後,有兩位老師發現另一種贏的策略:
 
 
他們建議後玩者採用線對稱(與斜對角線線對稱)的回應方法,這樣可以得到六比四,也就是後玩者多蓋三間房子的意思。而多蓋的三間就是對角線穿越的那三間。將這兩位老師的方法套用在4間,16間,36間,…等偶完全數間的房子,是否可以推得後玩者也會贏,而且也是贏對角線所畫過的那些房子呢?
如果將此遊戲推廣到長方形,例如3×2的情形,那麼情形又如何呢?
 
 
觀察上圖,對角線畫過四間房子所在的小正方形,贏的策略與贏多少間房子跟這四個小正方形拼成的形狀有關嗎?又其它不同大小的長方形會如何呢?
 
附加檔案:
FileFile size
Download this file (40 saymathsgame.pdf)40 saymathsgame.pdf277 Kb